赠
符
澄
溪
子
赴
南
雍
金
缕
春
萦
树
,
莺
啼
晓
破
烟
。
泮
池
观
海
近
,
云
砥
淬
锋
先
。
万
卷
书
横
架
,
三
秋
榜
丽
天
。
燕
台
杯
送
剑
,
不
是
荡
离
筵
。
写景
抒情
励志
读书
离别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金缕春萦树,莺啼晓破烟”以“金缕”形容春光的珍贵与美好,用“莺啼”和“晓破烟”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景图。接着,“泮池观海近,云砥淬锋先”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泮池比作观海之地,暗示学习如同远航,需要不断探索与深思;“云砥淬锋先”则以“云砥”象征知识的广阔与深厚,比喻在知识的海洋中磨砺自我,提升能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学习环境的优越,也寓含了对求知者勤奋与坚韧精神的赞颂。“万卷书横架,三秋榜丽天”进一步展示了学习的成果与荣耀,万卷书籍象征着丰富的知识积累,三秋榜丽天则预示着收获的季节,成功与荣耀的到来。这两句既是对学子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成就的期许。最后,“燕台杯送剑,不是荡离筵”以燕台为背景,用“杯送剑”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即使分别在即,也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歌颂了知识的力量与友谊的可贵,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子的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