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齿
鹿
写景
地点
山水
秋节
老梅
动物
野鹿
场景
夕阳
人影
药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山险寻找水源的过程,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宁静。"危桥石齿连"形象地刻画了山路的险峻,而"老梅犹碍日"则暗示了古老梅树的顽强与岁月的痕迹。"野鹿不知年"流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鹿儿悠然自得,不觉时光流逝。诗中"壁绝山精隐"描绘了峭壁深藏,仿佛山精匿迹,增添了神秘感;"泉甘药草鲜"则突出了泉水的清澈和周围植物的生机盎然。最后,"夕阳归路滑,人影乱枫前"以傍晚时分的景色收尾,人走在落叶满径的小路上,影子在枫叶间摇曳,显得既宁静又富有诗意。整体来看,这首《白鹿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行寻泉的秋日画卷,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猜您喜欢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重阳后再游摄山接鹤峰前三日夜游摄山诗依韵和答(其二)
清·尹继善
极目鸿飞处,凌空塔影高。山明如冠玉,崖叠似奔涛。茗碗垆香伴,诗囊酒榼挑。胜游知几度,莫厌马蹄劳。
自蓝塘至秋乡江口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滩声暮更急,风外亦潺湲。是夕兼微雨,吹泉满四山。舟随初月引,梦向故林还。白鹭时相笑,君閒亦未閒。
与太常典簿顾谨中题画二首(其二)
明·董纪
滕王高阁倚江浔,画栋珠帘岁月深。南浦西山晴复雨,后人朝暮几登临。
如归亭(其三)
宋·许申
馆娃宫在西山下,游鹿台居西岭头。倒翠尽倾菱镜里,夕阳平照满川流。
寄天台叶尊师
唐·王贞白
师住天台久,长闻过石桥。晴峰见沧海,深洞彻丹霄。采药霞衣湿,煎芝古鼎焦。念予无俗骨,频与鹤书招。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唐·钱起
王孙兴至幽寻好,芳草春深景气和。药院爱随流水入,山斋喜与白云过。犹嫌巢鹤窥人远,不厌丛花对客多。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