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
村
荒
村
何
所
见
,
茅
屋
两
三
椽
。
人
语
白
云
外
,
秋
来
黄
叶
边
。
野
光
吹
落
日
,
海
气
接
长
天
。
仰
首
飞
鸿
度
,
凄
凄
亦
可
怜
。
写景
秋天
田园
抒情
野鸟
飞鸿
凄凉情感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鲁兰仙的《荒村》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宁静的乡村景象。首句“荒村何所见”,以疑问的方式引出画面,展现出村庄的荒芜和寂静。接下来的“茅屋两三椽”进一步刻画了简陋的居住环境,寥寥几间茅草屋,更显其荒凉。“人语白云外”一句,通过将人的交谈声置于远处的白云之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增添了神秘感。而“秋来黄叶边”则点明了季节,秋风中的黄叶飘落,增添了萧瑟之感。“野光吹落日”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田野上的光线洒落,与“海气接长天”相呼应,暗示了广阔的视野和无尽的天地。最后一句“仰首飞鸿度,凄凄亦可怜”,诗人抬头望向天空,孤独的大雁飞过,触发了观者的怜悯之情,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村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感慨。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