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全
翁
掌
教
常
熟
圣
远
斯
道
熄
,
譊
譊
世
争
鸣
。
词
华
荡
文
士
,
章
句
老
经
生
。
岂
无
董
韩
徒
,
千
载
犹
晨
星
。
青
紫
开
捷
径
,
身
名
以
为
荣
。
沦
胥
迨
有
宋
,
群
哲
时
乃
兴
。
长
夜
发
荧
烛
,
迷
途
始
知
津
。
圣
代
振
昌
运
,
乡
国
储
才
英
。
诗
书
被
遐
壤
,
登
堂
蔼
儒
绅
。
嗟
彼
禄
利
途
,
犹
为
后
进
萦
。
忆
昔
安
国
子
,
苏
学
卓
有
声
。
先
生
富
道
德
,
弟
子
多
循
循
。
孰
云
教
已
颓
,
而
不
由
人
行
。
伫
看
春
风
满
,
桃
李
罗
前
庭
。
怀古
抒情
励志
赞美
写人
送别
哲理
写人伦理道德
描述宋代景象
咏教化之道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送全翁掌教常熟》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感慨和对师德的赞扬。首联“圣远斯道熄,譊譊世争鸣”暗寓古代圣贤之道在纷扰世俗中渐行渐远,但仍有学者在争议中坚守。颔联“词华荡文士,章句老经生”描绘了文人墨客沉浸于辞藻之美,经生则专注于经典研读的场景。颈联“岂无董韩徒,千载犹晨星”以董仲舒、韩愈等贤良为榜样,赞美像他们那样的优秀教师虽稀少如晨星,但仍存在。接下来,“青紫开捷径,身名以为荣”批评了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认为真正的荣耀在于学问而非权位。“沦胥迨有宋,群哲时乃兴”暗示宋代以来,教育有所复兴,哲人兴起,照亮了求知之路。“长夜发荧烛,迷途始知津”形象地比喻在黑暗中,优秀的教师如明灯,引导学生走出困惑。尾联“圣代振昌运,乡国储才英”歌颂了盛世对教育的推动,以及地方储备的人才精英。最后,“诗书被遐壤,登堂蔼儒绅”描绘了书香四溢的氛围,儒者风范受到尊敬。诗人感叹“嗟彼禄利途,犹为后进萦”,指出尽管功名诱惑仍在,但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教育和师道。整首诗通过送别全翁掌教,既表达了对教育的期待,也寄寓了对师德的呼唤,具有深厚的教育寓意。
猜您喜欢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其二)
清·丘逢甲
下笔真成千丈强,更将龙卧许南阳。何当窥井重炎火,天马西来汉道昌。
送倪尚书赴召
宋·华岳
守节如初未足观,毫釐终始实其艰。郑公勇却枢衡贵,卫叔羞居荷橐班。冷暖万端炊饭顷,是非一著弈棋间。江湖无限孤高客,拭目看公此召还。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宋·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派别轩皇远,江回楚邑偏。英灵久蟠郁,簪笏旧蝉联。家学传桑砚,词场著祖鞭。风.....
赠温峤诗
魏晋·孙绰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邈矣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既综幽纪,亦理俗罗。神濯无浪,形浑俗波。颖非我朗,贵在光和。振翰梧摽,翻飞丹霞。爰在冲乱,.....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望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
遗庵任丘张君寿七十太史李宗易令岳也恳予作寿诗二十韵
明·湛若水
丈人河上秀,蓟子朔方英。素履终全节,金天独孕精。留侯无事汉,仲蔚不居城。入粟都随例,褒官自当荣。寿筵开赤县,真箓授神京。福地通玄极,神仙接岛瀛。东床分玉液,北斗下金茎。燮.....
自赋
清·洪繻
威仪汉世已无馀,陆贾越台犹著书。图形不到凌烟阁,闭户自甘子云居。天荒地老无闻见,过眼沧桑皆若虚。志气自昔撼山岳,乃今局促随卷舒。世上呼牛或呼马,意中为龙又为猪。当前寄托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