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汤
岩
夫
今
人
读
书
不
识
字
,
下
笔
淆
讹
十
三
四
。
许
徐
训
诂
自
分
明
,
争
奈
人
都
不
省
视
。
昔
者
吾
友
戴
敬
夫
,
磨
砻
字
学
天
下
无
。
予
少
窃
闻
其
绪
论
,
虽
知
梗
概
心
犹
粗
。
中
年
奉
教
萧
尺
木
,
尺
木
篆
隶
精
且
熟
。
每
与
予
言
辄
终
夜
,
字
学
稍
知
其
节
目
。
平
生
结
交
多
俊
民
,
此
道
茫
昧
恒
失
真
。
何
期
晚
遇
汤
元
翼
,
奄
有
二
子
成
三
人
。
犹
记
鲁
江
同
作
客
,
颇
领
微
言
恨
匆
迫
。
别
来
十
载
梦
魂
劳
,
老
去
重
逢
须
鬓
白
。
闲
时
缓
步
过
吾
庐
,
相
对
惟
应
话
六
书
。
秦
汉
晋
唐
体
多
变
,
那
能
贯
穿
为
发
摅
。
当
时
戴
萧
所
未
悉
,
今
日
询
君
得
其
实
。
我
亦
著
书
曰
蒙
求
,
乞
君
釐
正
方
成
帙
。
友情
读书
回忆
记梦
赞美朋友
赏析
这首清代方文的《赠汤岩夫》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才华和学问的赞美以及个人学术交流的感慨之作。诗中首先批评了今人读书不认真,错字连篇,然后提及两位好友戴敬夫和萧尺木,他们对文字学的研究造诣深厚,尤其是戴敬夫在字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诗人年轻时虽略有耳闻,但理解尚浅,后来通过萧尺木的教导,对字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诗中提到与鲁江共度的时光,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遗憾的是分别后多年未能深谈。晚年重逢,感叹时光荏苒,两鬓斑白。诗人邀请汤岩夫来访,希望能一起探讨六书(古代汉字的构造法则)等学术问题,指出秦汉晋唐字体变化多端,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融会贯通。最后,诗人提到自己也著有《蒙求》一书,希望汤岩夫能给予修订,以完善自己的著作。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体现了对学术严谨态度的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