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地点
山水
赞美
城市
四季-夏天
写雨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过芜湖县》,他以对杜池州的喜爱为引,表达了对芜湖这座城市的赞美。诗中描绘了芜湖县城依山而建,北面山势起伏,官道则自东向西穿过渡口,展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交融。雨后鱼市繁忙,网罟初下,市集尚未收歇,生动展示了当地的生活气息。最后,诗人特别赞赏了几处僧院,僧人披着松衣,白发如石,静谧的山寺更显其幽深宁静,增添了诗的禅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芜湖的山水之间。

林逋

321首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