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席
和
人
韵
送
荃
翁
诗
似
油
翁
背
注
油
,
知
音
世
有
几
荆
州
。
乍
寒
乍
暖
方
榆
火
,
无
米
无
钱
只
叶
舟
。
客
况
可
堪
今
老
大
,
人
生
何
必
尽
封
侯
。
津
亭
且
莫
匆
匆
去
,
万
斛
春
醪
任
拍
浮
。
写景抒情
友情送别
人生哲理
抒情励志
地点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对另一位朋友离别时的感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态度的豁达。"诗似油翁背注油,知音世有几荆州。" 这两句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表明诗歌如同油翁背上的油,每一次压榨都能流淌出来,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每当与知音相逢时都会自然流露。而“知音世有几荆州”则是说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这里的“荆州”可能指的是特定的人或地方,但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乍寒乍暖方榆火,无米无钱只叶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贫自适的生活状态。“乍寒乍暖”形容天气变化,也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与不定性;“方榆火”则是日常取暖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平淡生活。而“无米无钱只叶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和自得其乐,即使没有粮食和金钱,只要有遮风蔽露的小船(比喻简单的居所),就足以安然渡过生活的难关。"客况可堪今老大,人生何必尽封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客况”指的是游子或客居他乡之人的情境,“可堪”意味着可以忍受;“今老大”则是说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开看淡。而“人生何必尽封侯”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观,认为不必一味追求功名利禄,只要内心自在便好。"津亭且莫匆匆去,万斛春醪任拍浮。" 这两句是在对朋友离别时的叮咛。“津亭”可能是指某个渡口或休息的地方;“且莫匆匌去”则是让朋友不要急于离开,多留一会儿。而“万斛春醪任拍浮”则是一种享受人生的态度,“万斛春醪”比喻美好的时光和欢乐的场合,让人自由地享受,不必有任何负担。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友情的珍惜,以及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一种平和、豁达态度。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猜您喜欢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宋·陆游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长安逢故人
唐·吴融
岁暮长安客,相逢酒一杯。眼前闲事静,心里故山来。池影含新草,林芳动早梅。如何不归去,霜鬓共风埃。
石菖蒲
宋·许棐
一碧生涯水石滨,缕风丝雨瘦精神。前身恐是巢由辈,怕著人间半点尘。
赠罗浮道士
唐·吕岩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次昌仲弟喜雨一首
明·李如一
迩来萧索不堪闻,笔砚虽疏尚未焚。幸得甘霖扶秀实,好留衰骨共芳群。食新屡饱无穷惠,吐故连收有韵文。桂树垂垂应伴月,可容豪兴席中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