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怀古抒情
情感思乡
节气写景
写山
赞美山水
送别
惜时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独望》描绘了一幅苍茫而寂寥的冬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首句“独望东南日向晡”,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夕阳西下,诗人独自站立,目光投向东南方向,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风高雪尽雁行孤”一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大雪已停,唯有孤雁在高空中飞翔,象征着诗人面对世事的孤独与坚韧。“青山天际连于越,白水秋来满太湖”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处的青山与广阔的湖水描绘得生动形象,青山与天际相连,仿佛延伸至遥远的越地,而秋水则充盈于太湖之中,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和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海内干戈犹烂熳,舍西园圃近荒芜”两句,由自然景观转而关注社会现实,海内战乱不断,而家园中的园圃却日渐荒芜,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种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使得诗歌内涵更为丰富。最后,“文章未必能经世,深愧飘蓬岁月徂”两句,诗人自省其创作的价值与意义,认为自己的文章或许无法改变世事,内心充满愧疚,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社会、人生、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陈高

125首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谢林吾滨先生过访
明·张天赋
謦欬深承洗渴尘,草堂秋色满庭新。八闽声价如山重,万古斯文一脉亲。天地纲常归范冶,蛟龙云雨起江滨。怀君几夜神交处,纸帐梅花入梦频。
秋夜长
金·王郁
秋风袅袅吹庭树,伤心一叶随风去。叶随风去何所之,似我年年困羁旅。神蟉纡屈泥中蟠,青云未到谁汝怜。愁来不寐起视夜,斗柄斜指西南天。
忆钓舟
唐·吴融
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
度岭感旧留题
明·张萱
重来犹忆五年期,往事浮云片片移。倦客不堪闻北雁,梅花偏发向南枝。
夜坐
宋·赵鼎
寺楼钟断锁长廊,谁共萧斋一炷香。书册自能留久坐,灯花还解劝馀觞。风回绝壑沉虚籁,雨入幽林送嫩凉。老懒由来贪睡美,秋衾不怕夜初长。
凤凰台上忆吹箫·岳阳废楼寒眺
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耄柳藏烟,髡芜待雪,湖天秋意难禁。正落潮新岸,睡冷沙禽。倚槛慵抬望眼,怎能穿这段阴阴。愁来也、原无避处,况是登临。沉吟水边,胜赏已不见,高楼倒影波心。叹神弦仙笛。一样销沉.....
寄赠三门漕运卞寺丞二首(其二)
宋·魏野
三门闲想六龙家,多少春来事可誇。阁道寻僧同鹫岭,楼船载妓胜仙槎。送迎几拂新亭柳,巡历时穿旧县花。野客寻常思重谒,却愁诗酒势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