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
次
雪
儿
中
秋
对
月
感
怀
原
韵
明
月
前
身
认
,
五
十
七
回
秋
。
俛
仰
怆
怀
今
昔
,
屈
指
数
从
头
。
少
日
凌
云
作
赋
,
中
岁
亡
羊
歧
路
,
借
箸
总
输
筹
。
闷
对
团
圞
影
,
剑
啸
忽
飕
飕
。
传
经
阁
,
渡
江
楫
,
湖
海
楼
。
婵
娟
笑
我
,
须
鬓
白
尽
为
谁
愁
。
南
亩
既
嗟
蟊
贼
,
北
鄙
又
惊
杀
伐
,
身
世
两
悠
悠
。
但
祝
人
长
寿
,
万
里
御
风
游
。
怀古
抒情
秋天
离别
感情
感慨人生
季节转换
月夜情怀
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次雪儿中秋对月感怀原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刘泽湘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变迁的感慨。首句“明月前身认,五十七回秋”以月亮比喻岁月,暗示诗人已度过五十多个春秋,感叹时光飞逝。接着,“俛仰怆怀今昔,屈指数从头”描绘了诗人低头仰望,追忆往昔,细数流年的情景。“少日凌云作赋,中岁亡羊歧路”回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中年后的迷失与困惑,借用典故表达人生的曲折。“借箸总输筹”则寓言自己在面对生活抉择时的无奈与无力。接下来,“闷对团圞影,剑啸忽飕飕”通过月影和剑啸,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下片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观照,“传经阁,渡江楫,湖海楼”象征着诗人的学识传播和漂泊生涯,而“婵娟笑我,须鬓白尽为谁愁”则以月神的视角,嘲笑诗人为流逝的岁月和无尽的忧虑而白头。接着,诗人忧虑社会动荡,“南亩既嗟蟊贼,北鄙又惊杀伐”,表达了对民生疾苦和战乱的忧虑。最后,“身世两悠悠”总结了诗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只能寄希望于“但祝人长寿,万里御风游”,表达出对人们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菩萨蛮(其三)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辛弃疾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题刘士平竹所卷
明·程本立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琉璃八尺谁.....
山中呈聂心远诸客(其二)
宋·文天祥
黄叶婆娑上钓舟,唤回旧梦到江流。多情政自怜樯燕,两鬓终当付野鸥。未说离怀向南浦,须知诗意在夔州。朔风昨夜吹沙急,早觉寒声战玉楼。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
南北朝·江总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赠洗马袁朗别诗
南北朝·江总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发后渚诗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