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卯
闰
中
秋
同
林
愚
庵
钟
柱
明
族
兄
玉
宇
集
袁
伯
益
江
上
园
亭
泛
舟
弄
月
醉
后
留
宿
时
呼
琵
琶
伎
不
至
但
雅
歌
清
谈
而
已
·
五
首
(
其
一
)
名
园
遥
在
水
云
乡
,
有
客
招
携
共
采
芳
。
野
鹤
唳
风
催
发
棹
,
晚
湖
浮
月
引
飞
觞
。
星
河
荡
漾
三
天
阔
,
岛
屿
沿
洄
五
夜
长
。
红
袖
朱
弦
杳
何
许
,
可
怜
秋
色
似
浔
阳
。
写景
秋景
泛舟
咏月
星河
雅歌清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与友人在水云之乡的名园中泛舟赏月的雅致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交融。首联“名园遥在水云乡,有客招携共采芳”,开篇即点出地点与人物,名园位于遥远的水云之间,诗人与友人相邀于此,共同采摘花草,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颔联“野鹤唳风催发棹,晚湖浮月引飞觞”,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野鹤在风中鸣叫,似乎在催促着划船前行;而当月亮浮于晚湖之上时,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享受着月光下的欢聚时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态。颈联“星河荡漾三天阔,岛屿沿洄五夜长”,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星河在夜空中荡漾,显得格外广阔;岛屿在水中沿洄,仿佛时间在五夜之间变得悠长。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尾联“红袖朱弦杳何许,可怜秋色似浔阳”,以“红袖朱弦”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音乐的高雅,却在此时杳无踪迹,令人惋惜。尽管如此,诗人仍感叹于眼前的秋色,将其比作浔阳的景色,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在名园泛舟赏月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月夜同重阆秋岳登虎丘(其二)
清·金志章
台畔人初散,虚亭月可中。寒烟沈鹤涧,疏磬落天风。光满疑无地,人行恍在空。忘言契禅悦,还欲叩生公。
金字经·江上晚归
清·沈榛
云横迷远岫,波净趁轻鸥。江边傍晚一归舟。垂杨岸,蓼花洲。天欲暝,载月任遨游。
秋晓泛舟
明·释今全
晓逐轻舟出,烟村日未红。垂条低古柳,残叶散疏桐。篷捲初秋雨,山还太古风。海门生白浪,一棹水云空。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其三)
明·李孙宸
高楼明月夜,咫尺望三山。不奈凉秋色,乘风欲往还。
访张海涛广文留饮至夜
清·李光谦
停杯忽无言,仰视星河朗。流萤竹外飞,寒露松间响。遥闻钟一声,明月墙东上。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唐·武元衡
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
洞庭秋月
明·薛瑄
西风净晚烟,天水远相接。琼楼玉宇深,烱烱涵虚白。夜久风露寒,一曲湘灵瑟。
临江仙(其四)
宋·朱敦儒
最好中秋秋夜月,常时易雨多阴。难逢此夜更无云。玉轮飞碧落,银幕换层城。桂子香浓凝瑞露,中兴气象分明。酒楼灯市管弦声。今宵谁肯睡,醉看晓参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