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过
霍
州
此
地
吾
尝
治
,
风
尘
几
度
游
。
道
随
汾
水
折
,
云
拥
霍
山
浮
。
昔
往
黄
梅
雨
,
今
来
白
雁
秋
。
萍
踪
倦
行
役
,
何
处
是
沧
洲
。
写景
地点
秋天的写景
山水写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秋节
地点
霍州
写山
霍山
写水
汾水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再过霍州》描绘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感慨。首句“此地吾尝治”,表达了诗人对霍州的深厚感情,曾经在此处治理或有所作为。次句“风尘几度游”则暗示了诗人多次历经世事沧桑,在风尘仆仆中多次造访霍州。“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两句,通过描绘道路蜿蜒如汾水曲折,云雾缭绕霍山的景象,展现了霍州山水的秀美和诗人行迹的飘忽不定。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进一步点明时间的流转,昔日诗人曾在此度过黄梅时节,如今则是秋高气爽,白雁南飞。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对比。最后,“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以“萍踪”自比,形象地写出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流露出旅途劳顿后的疲惫和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沧洲"通常指代隐士的居所,诗人借此表达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霍州景色的描绘和自身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