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
送别
咏物
抒情
怀古
赞颂
山水田园

赏析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送高都御史总督南粮储》表达了对高都御史的深深敬意和对其重任的忧虑。首句“留都根本地”点出南京作为明朝留都的重要地位,是国家根基所在。接着,“国计仰台臣”强调了都御史在国家经济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他们的决策关乎全局。诗中提到“民力东南竭”,揭示了当时东南地区人民的辛劳和资源的耗尽,暗示了社会经济的困境。“天菑远近臻”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加重了百姓的苦难。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的“圣皇思博济”体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希望有贤能之士如高都御史来实施广泛的救助和改革。然而,诗人感叹“独叹阳城拙”,以古代清官阳城自比,表达对高都御史虽然有高尚品德和治理才能,但面对复杂局势可能感到力不从心的忧虑。最后,“空劳抚字仁”表达了对高都御史付出仁爱之心却可能成效甚微的惋惜,流露出对改善民生工作的深切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典,既赞扬了高都御史的职责重大,又寄寓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公正施政的期盼。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