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情感
离别
季节
冬天
动物
大雁
抒情

译文

早晨大雁在云天鸣叫,它的声音是如此哀凄。
试问它想要飞往何处?收敛着翅膀正在徘徊。
它说从寒冷北方而来,将要到达衡阳住下来。
往年春天都住在北方,今年冬留住南淮一带。
一路远行经受了霜雪,身上羽毛一天天损坏。
经常担心伤害了骨肉,哪一天殒命沉落黄埃。
就好像大珍珠掉进沙石,心里怎么会和谐愉快?
想要与大家同享恩泽,上升到尊位得到主人青睐。
好的机会不容易遇见,扬眉吐气路怎么去迈?
公子最尊重爱护人才,和我们饮酒不知倦怠。
待人谦和心地最豁达,我虽低微也多蒙关怀。
呈献这首诗表示慰问,我的话语未必舍时宜。
为了极尽欢乐的情绪,不喝醉不能回到家宅。
我们敬仰您地位高贵,响应您心饥渴求贤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开篇便以"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设置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通过大雁的哀鸣声表达出游子的孤独与哀伤。随后的"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则透露出游子对于归乡的渴望和不确定性。诗人通过"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一句,表达了自己因仕途变化而不得不前往衡阳暂居的情形。接着的"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则展示了游子行迹的辽阔和季节的更迭,从中可见其心中的不定与漂泊。在"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中,诗人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身体健康的担忧,这些危险和困顿都可能让他落寞至极。"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渴望,以及想要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一段,则是对好友之间相聚时光的珍惜和享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随后的"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表明了朋友间通过文学交流心意的愉悦,以及对这份精神寄托的珍贵。最后的"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则是诗人在宴饮中尽情享受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回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游子对于家乡的思念、旅途中的艰辛、友情的珍视以及宴饮中欢乐的情感,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生活画卷。

应玚

6首
应玚[yáng](177—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与其弟应璩齐名。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