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夏
与
诸
同
人
游
王
园
先
至
明
复
庵
别
业
即
与
同
往
乘
兴
复
至
丰
台
分
韵
得
诗
五
首
(
其
三
)
游
兴
连
朝
剧
,
兹
辰
遂
热
衷
。
山
光
迎
屐
齿
,
松
径
引
樵
风
。
亭
榭
幽
深
入
,
渠
荷
曲
折
通
。
丰
台
遥
在
望
,
觅
胜
意
何
穷
。
写景
山水
地点
夏天
乘兴
仲夏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王园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人文情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园之乐的各个环节。“游兴连朝剧,兹辰遂热衷。” 开篇便点出游览兴致之浓烈,仿佛整个早晨都被游玩的热情所占据。这种热烈的情绪,为整首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山光迎屐齿,松径引樵风。” 山峦的光辉迎接著游客的脚步,松林间的小径似乎引领着微风前行。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林间的宁静与生机。“亭榭幽深入,渠荷曲折通。”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园林内的景致,亭台楼榭隐藏在幽深之处,小渠中的荷花蜿蜒曲折,展现出园林布局的精巧与雅致。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园林设计的匠心独运,也暗示了游览者在其中寻觅美景的乐趣。“丰台遥在望,觅胜意何穷。” 最后两句将视线拉远,丰台作为远处的目标,激发了游览者的探索欲望,似乎无论走到哪里,总有新的美景等待发现。这种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是这首诗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游园的愉悦与美好,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