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湿
思乡
抒情
怀古
写景
悼亡
亲情
写山
秋节
生活

赏析

这首清代毛国翰的《归草堂(其二)》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诗中以“慈山习先隐”起笔,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怀念,而“游钓安可忘”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接下来,“门前采樵路,今昔同雪霜”通过对比今昔,展现出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腰斧想所历,苍苔仍石床”描绘出过去生活的痕迹,西风中的“蟠木”则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哀伤,感叹“孤生易为感,此心焉得将”。他抬头望向天空,看到日月疾驰,不禁感到“天高恨茫茫”,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人生的无尽遗憾。“闾门久寂寞,墓地空荒凉”描绘了故乡的冷落景象,亲人离散,生死相隔,让诗人“涕湿尘沙黄”。最后,他以“平生峥嵘志,垂老对家乡”收束全诗,表达了自己一生的抱负与晚年回归故土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