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
庆
牧
常
君
殉
节
诗
二
首
(
其
二
)
锦
城
俎
豆
重
明
禋
,
卜
地
浣
花
祠
庙
新
。
已
识
忠
名
颁
紫
诰
,
剧
怜
义
骨
乱
青
燐
。
桐
乡
泣
泪
民
留
像
,
华
表
风
烟
鹤
有
神
。
最
是
汗
青
传
万
古
,
端
从
特
笔
纪
微
臣
。
记梦
地点
怀古
悼亡
赞颂
秋节
成都
悼念
抒情
写山
写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崇庆牧常君殉节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崇高敬意。开篇“锦城俎豆重明禋,卜地浣花祠庙新”描绘了祭祀场景的庄重与新修祠庙的壮观,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尊崇。接着“已识忠名颁紫诰,剧怜义骨乱青燐”两句,既表彰了忠贞之名被官方认可,又表达了对烈士遗骸散乱的深切同情,凸显了对烈士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哀悼。“桐乡泣泪民留像,华表风烟鹤有神”则通过桐乡百姓为烈士留下的画像和华表上鹤的神韵,进一步强调了烈士形象在人们心中的永恒存在,以及烈士精神的不朽。最后,“最是汗青传万古,端从特笔纪微臣”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重视,认为烈士的事迹将永远流传于史册,而诗人则是记录这一伟大时刻的微小一员,体现了对历史书写者角色的谦逊与自豪。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不仅歌颂了烈士的英勇与忠诚,也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主义的崇尚与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猜您喜欢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唐·乔潭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宝峰寺
宋·许当
金园敞山阿,翛然隔城市。晨夕钟梵音,飒沓五云际。空山无尽香,大乘有真谛。簿领得馀闲,徙倚青莲地。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