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谢
胡
清
卿
殷
勤
访
我
到
山
中
,
一
笑
依
然
尚
讳
穷
。
气
老
绝
非
年
少
锐
,
诗
新
殊
胜
旧
时
工
。
剧
谈
不
惜
麈
尾
落
,
归
路
难
淹
马
首
东
。
若
遇
故
人
相
借
问
,
为
言
衰
朽
学
农
功
。
抒情
写山
怀古
友情
写景
记事
节气
秋冬
读书
写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所作,名为《次韵谢胡清卿》。诗中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文学交流的情景。“殷勤访我到山中,一笑依然尚讳穷。”开篇两句描绘出朋友殷切地来访,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充满喜悦。这里的“山中”象征着隐逸生活,而“一笑”和“尚讳穷”则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气老绝非年少锐,诗新殊胜旧时工。”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创作热情并未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退,反而更加成熟和深邃。这里强调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创新精神。“剧谈不惜麈尾落,归路难淹马首东。”诗中的“剧谈”指的是激烈的文学讨论,这里用“麈尾”比喻笔墨耗尽,显示了诗人与友人交流的热烈和深入。最后一句则描写了返回途中,时间已晚,难以言归的心情。“若遇故人相借问,为言衰朽学农功。”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重逢旧友时能共同探讨文学和生活的愿望,“衰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而“学农功”则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文学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交流和文学追求。
王炎
821首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