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泪洒
春日哀思
女性情感
闺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离别的画面。首句“别苑蘼芜弄小花”,以蘼芜轻弄小花起笔,营造出一种离别前的宁静与忧伤氛围。接着“平洲赪蔗开轻牙”一句,通过赪蔗的轻芽开放,进一步渲染了即将分别的凄美景象。“春风如水极摇荡,流入天涯不识家”两句,将春风比作流动的水,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情感的波动和对远方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网轩栖尘远凝纸,青鸟不来红树死”则通过网轩的尘埃凝聚和青鸟未至、红树枯萎的景象,象征着孤独与绝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雄鸾雌鹊此日分,惜杀娇魂过遥渚”中,雄鸾与雌鹊的分离,象征着爱情的破碎,而“惜杀娇魂过遥渚”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隔帘花影望微月,鸾桥似度龙绡袜”描绘了主人公隔着帘幕,望着微月下的花影,仿佛在鸾桥上行走,充满了梦幻与哀愁。“倏无忽有情奈何,泪洒杜鹃枝上血”一句,通过杜鹃啼血的形象,表达了无法控制的情感波动和深深的悲痛。“碧箫曲歇粉痕灰,红脚蛛丝结镜台”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碧箫声歇,粉痕已成灰烬,红脚蛛丝编织的镜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散。最后,“望极官河斜雨外,时时疑是翠车回”表达了主人公对归来的期盼,即使在遥远的官河斜雨之外,也时常幻想着翠车的归来,充满了对团聚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之痛、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宋濂

180首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您喜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