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抒情
秋天
地点
唐溪
情感
思乡
写山
表达谢意

赏析

这首宋诗《余自邑归唐溪袁仲素兄弟拉归宿次日苦留连偶病以八句辞》是陈著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挽留的微妙感受。首句“家世厌风波”,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渴望平静的生活。接下来的“来居空翠窝”描绘了他选择隐居在山林中的宁静之所。“山深秋意早”写出了山中环境的清冷与秋天的提前来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溪近夜声多”则通过溪水潺潺的声音,渲染出夜晚的静谧,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似梦忽到此”表达出诗人对新环境的恍惚感,仿佛从梦境中来到这里,流露出一种不真实但又欣喜的情绪。“欲留如病何”则以身体不适为由,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挽留的感激和对停留的犹豫。最后两句“眼前浑是趣,未得细吟哦”,诗人承认眼前的景色充满趣味,但他还未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和欣赏,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当下时光的珍惜。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微妙感慨。

陈著

1350首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