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赞美
山水
思乡
看花
赞物
怀才不遇
抒情寄志

赏析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王尔烈所作,名为《欲至大安寺不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登山途中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登陟犹馀济胜才,回车何日望崔嵬”表达了诗人对攀登高山的渴望和对未知顶峰的期待。这里,“济胜才”指的是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崔嵬”则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象征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颔联“高峰入梦如经眼,万壑当门祇望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景象。他仿佛在梦中见到了巍峨的山峰,眼前是千沟万壑,心中只想着那远处的梅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颈联“游子莫闻鸾凤啸,大夫皆作栋梁材”转而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这里,“游子”指漂泊在外的人,“鸾凤”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大夫”则是古代官职,这里比喻有能力的人。“栋梁材”则比喻能支撑大厦的支柱,意味着有能力的人应该被重用,发挥其价值。尾联“不须山水说残剩,灵秀应多雨露培”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并暗示了后天培养的重要性。这里的“残剩”可能是指自然界中未被充分利用或发掘的部分,“灵秀”则指自然界中的精华或美好,“雨露培”则比喻通过适当的培养和教育,使这些美好得以成长和发扬。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山的体验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能力与品德的重视,以及对后天培养的思考。

王尔烈

36首
别名仲方。祖籍河南,清乾隆、。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16岁时,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26岁,参加了全州的童试,结果考中了拔贡生(秀才)。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未能及第。44岁,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结果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至此,夙愿已尝。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