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年
五
月
吴
破
槜
李
王
入
吴
与
群
臣
临
水
祖
道
军
阵
固
陵
作
祝
词
二
章
皇
天
祐
助
,
前
沈
后
扬
。
祸
为
德
根
,
忧
为
福
堂
。
威
人
者
灭
,
服
从
者
昌
。
王
离
牵
致
,
其
后
无
殃
。
君
臣
生
离
,
感
动
上
皇
。
众
夫
悲
哀
,
莫
不
感
伤
。
臣
请
薄
脯
,
酒
行
二
觞
。
大
王
德
寿
,
无
疆
无
极
。
乾
坤
受
灵
,
神
祗
辅
翼
。
我
王
厚
之
,
社
祜
在
侧
。
德
销
百
殃
,
利
受
其
福
。
去
彼
吴
庭
,
来
归
越
国
。
离别
送别
赞美
抒情
哲理
历史
怀古
战争
赏析
这首诗出自《左传·昭公四年》,是文种在吴国攻破槜李后,与群臣临水为王送行时所作的祝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王的祝福与期望。“皇天祐助,前沈后扬”,开篇即以天地之力喻示王的运势,预示着虽然可能面临困难(前沉),但最终会迎来成功(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指出困境和忧虑是美德和幸福的源泉,暗示王应从逆境中汲取力量,化险为夷。“威人者灭,服从者昌”,强调以德服人的重要性,威逼只会导致灭亡,而顺从则能带来繁荣。“王离牵致,其后无殃”,预祝王的离去不会带来灾祸,而是开启新的和平与繁荣。“君臣生离,感动上皇”,表达君臣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对上天的影响。“众夫悲哀,莫不感伤”,描绘了民众对王离去的哀伤之情,体现了王的影响力。“臣请薄脯,酒行二觞”,文种作为臣子,以简朴的祭品和两杯酒表达对王的敬意和祝福。“大王德寿,无疆无极”,祝愿王拥有无尽的美德和长寿。“乾坤受灵,神祗辅翼”,希望天地间的神灵都保佑王,给予他力量和指导。“我王厚之,社祜在侧”,表达对王的深厚敬意,希望王受到社稷的庇护。“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强调美德可以消除一切灾难,带来福祉。“去彼吴庭,来归越国”,预祝王顺利离开吴地,回到越国,开启新的篇章。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王的祝福和期望,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君臣关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