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天
抒情
读书
林间景象
山光水色
夕阳晚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静谧。首句“天工设色绘云屏”,开篇即以“天工”二字点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云层比作屏风,形象地描绘出云彩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接着,“山光擘破烟岚青”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深邃与烟雾缭绕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夕阳闪闪见鸦起,晚风萧萧吹客醒。”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乌鸦从远处飞起的场景,以及晚风吹过,唤醒了沉思中的旅人。夕阳的光芒与乌鸦的飞翔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林閒老僧倚瘦藤,一枝秋水冷金瓶。”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老僧在林间休息的情景,他倚靠着瘦弱的藤蔓,旁边是一枝插在冰冷秋水中的金瓶。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老僧的闲适与超然,也暗示了秋天的凉意和时光的流逝。最后,“日暮千嵓秋影里,纷纷吹落读残经。”这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日暮时分,千岩万壑中,秋影摇曳,落叶纷飞,仿佛是大自然在吟诵着古老的经文。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蕴含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日山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赵秉文

643首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