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悼亡
友情
抒情
写景
秋天
读书
思乡
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义山所作,名为《挽苏少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念古人的诗。诗中提到的“桂子秋”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曾在长安共同度过一个秋天,这里的“当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烦公引领广寒游”则是希望能跟随古人一起漫步于广阔的寒冷之中,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想要亲近他们的心情。“春官报罢笑归去,底事无成付命休”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无尽的怀念与惆怅。春天的官职结束了,古人的生活也随之画上了句号,但诗人心中对于那些未竟的事业和梦想感到遗憾。“诗又江湖一家数,学寻伊洛到源头”则显示出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崇以及自我定位。他将自己置于文学史的长河之中,试图追寻伊尹、洛阳(古代著名文人聚集的地方)的文化源流。“忍将感兴篇来读,望断修江无限愁”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阅读古人的作品时所激发的情感,以及面对壮丽河山之景时产生的无尽忧愁。这里的“忍将”意味着强压抑制内心的感情,而“望断修江”则是指目光穿越那绵长的江水,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孤独和悲凉。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文学传统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王义山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法,将这种复杂的情绪转化为具有强烈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艺术境界。

王义山

188首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