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思乡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苦与秋夜的萧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孤独旅途中的感慨。“常闻积归思,昨夜又兼秋。”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持续的思念与深秋的氛围。秋夜愈发显得寂寞和冷清,这种环境让人的思绪更加浓重。“乡路京华远,王程江水流。”这里通过对道路遥远和江水流动的描写,强调了空间距离感与时间流逝感。诗人心中的故乡之路似乎无边无际,而那滔滔江水则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吴歌喧两岸,楚客醉孤舟。”这两句通过对吴地渔夫歌声与楚地旅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异乡生活的无奈和寂寞。在热闹的歌声中,诗人却感到孤独,只能在摇曳的船上寻找片刻的慰藉。“渐觉潮初上,悽然多暮愁。”随着潮水的上涨,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更加沉重。秋夜的寂静加深了他的愁绪,这种感觉在黄昏时分尤为明显。整首诗以深秋作为背景,以思念与孤独为核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境由心生”的艺术特点。

祖咏

38首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唐代诗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夜句三首(其一)
宋·陈师道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