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乐
子
仪
侍
兄
之
京
祖
帐
阊
门
外
,
送
君
江
水
滨
。
关
山
深
积
雪
,
蛮
海
尚
飞
尘
。
献
策
思
奇
士
,
观
光
得
上
宾
。
棣
花
行
处
好
,
杨
柳
别
时
新
。
解
缆
占
风
色
,
登
程
记
月
轮
。
预
期
当
到
日
,
犹
可
见
残
春
。
苜
蓿
能
肥
马
,
蒲
萄
解
醉
人
。
衣
冠
云
缥
缈
,
宫
殿
翠
嶙
峋
。
地
接
烟
霄
近
,
天
垂
雨
露
频
。
如
蒙
前
席
问
,
先
愿
及
吾
民
。
离别
送别
写景
情感
思乡
自然
写雪
地点
赞美
赏析
这首元代宗衍所作的《送乐子仪侍兄之京》诗,以送别为题,描绘了送行的场景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首联“祖帐阊门外,送君江水滨”,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阊门外的祖帐与江水边的送行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伤感的氛围。阊门是中国古代城门之一,祖帐则是古人送别时设置的临时祭奠场所,这里通过这些特定的地点,暗示了送别的重要性和庄重性。颔联“关山深积雪,蛮海尚飞尘”,通过“关山”与“蛮海”的对比,以及“深积雪”与“尚飞尘”的动态描绘,展现了送别时节的自然景象。关山的积雪象征着冬日的寒冷与静谧,而蛮海的飞尘则预示着旅程的艰难与不平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与祝福。颈联“献策思奇士,观光得上宾”,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与期待。在友人前往京城之际,诗人希望他能够成为智谋出众的贤士,同时也能在京城获得高官厚禄,展现出对友人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尾联“预期当到日,犹可见残春。苜蓿能肥马,蒲萄解醉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与顺利的期望。苜蓿与蒲萄分别象征着友人旅途中的食物与美酒,预示着友人不仅能够平安到达,还能享受旅途中的美好。同时,“残春”一词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
宗衍
47首
工诗,善书法。顺帝至正初居石湖楞伽寺,一时名士多与游。后主嘉兴德藏寺。诗清丽幽茂。有《碧山堂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