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励志
警戒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学无学颂》系列中的第九首。诗中描述了修行者在学习佛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乱和纷争,强调了"五家示派"(指佛教不同宗派)之间的辩论和争论。"纵横"二字描绘了这种复杂局面,而"未到玄门"则暗示修行者还未真正领悟到佛教的根本真理。"语默争"进一步揭示了口头与默然间的辩论,但诗人认为这种争论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理解和解脱,反而可能导致"诳谤",即虚假不实的言论,这将招致"无间业",即永无止境的罪业。最后,诗人警告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领悟,修行者将会陷入"全体坠深坑"的困境,意味着陷入更深的迷惑和痛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批评了徒有形式之争的学习态度,提倡的是深入内心、直悟真谛的修行路径。

释印肃

1078首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