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离别
思乡
闺怨
咏物
秋节
情感
秋色
赞美
秋水碧天

赏析

这首宋词《江城子·代作》是高观国所作,以女子的口吻表达情感。开篇“绿丛篱菊点娇黄”描绘了秋日篱笆旁的菊花盛开,色彩明丽,但女子的心境却因重阳节的到来而变得哀愁。"过重阳。转愁伤"直接表达了对节日的感伤,因为重阳节常常引发离别之愁。接下来,“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借景抒情,秋风吹得急促,天空高远,大雁无法成群结队,暗示了主人公与远方郎君的分离状态。她担忧着他的行程,不知他此刻是否能感受到她的思念:“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漫长,加重了女子的相思之苦。她与郎君的心境相似:“郎心如妾妾如郎”,他们都深陷在离别的痛苦中。“两离肠。一思量”直抒胸臆,表达了两人分离后难以言表的愁肠百结。随着季节变换,“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即使春天来临,也无法驱散她心中的愁绪,秋天的景色也显得格外凄清。最后,“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揭示了女子读到郎君的新词,从中感知了他的怨恨,却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能独自在闺房中哭泣,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哀。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重阳佳节对远方郎君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高观国

108首
南宋词人。生卒年。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