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莎
行
(
其
一
)
九
日
西
山
水
减
堤
痕
,
秋
生
屐
齿
。
瘦
筇
唤
起
登
高
意
。
翠
烟
微
冷
梦
凄
凉
,
黄
花
香
晚
人
憔
悴
。
怀
古
风
流
,
悲
秋
情
味
。
紫
萸
劝
入
旗
亭
醉
。
玉
人
相
见
说
新
愁
,
可
怜
又
湿
西
风
泪
。
秋景
写山
怀古
抒情
写花
桂花
地点
西山
赏析
这首宋词《踏莎行·其一》九日西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所引发的情感波澜。"水减堤痕"和"秋生屐齿"描绘了秋水退去、堤岸露出的景象,以及踩在落叶上的秋意,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翠烟微冷梦凄凉",以烟雾的冷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梦境的凄凉,"黄花香晚人憔悴"则借菊花的香气和傍晚时分的落寞,表达了诗人身心的疲惫。"怀古风流"暗示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悲秋情味"则直接抒发了对秋天的哀愁。"紫萸劝入旗亭醉"借茱萸酒寓意排解愁绪,但"玉人相见说新愁"又揭示了新的忧思。最后,"可怜又湿西风泪"以泪水沾湿秋风的形象,将诗人的情绪推向低谷,展现出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之际的孤独、怀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高观国
108首
南宋词人。生卒年。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