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桑
子
·
丁
巳
寒
食
饧
箫
声
里
逢
寒
食
,
花
映
重
帘
。
柳
插
高
檐
。
芳
草
萋
萋
绿
似
烟
。
踏
青
怕
上
西
湖
路
,
莺
语
堤
边
。
鹃
泣
山
前
。
麦
饭
家
家
扫
墓
田
。
写景
节日
春天
写物
柳树
情感
悼亡
清明节
赏析
这首《采桑子·丁巳寒食》由清代诗人陈嘉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景象与情感。首句“饧箫声里逢寒食”,以箫声与饧糖的甜蜜交织,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寒食节的宁静与温馨跃然纸上。接着,“花映重帘。柳插高檐。”两句通过花与柳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帘幕轻掩,柳枝高挂,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芳草萋萋绿似烟。”一句以“芳草”与“绿烟”相喻,形象地表现了春天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寒食节扫墓的传统,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却也伴随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踏青怕上西湖路,莺语堤边。鹃泣山前。”三句则将情感进一步深化,踏青本是欢愉之事,但面对西湖美景,诗人却因思乡之情而感到忧愁。堤边黄莺的啼鸣,山前杜鹃的哭泣,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麦饭家家扫墓田。”最后,诗人以“麦饭”这一传统祭品,点明了寒食节扫墓的主题,家家户户在田野间进行祭祀活动,既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寒食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清明时节图卷。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代挽雷以动妾联
清·吴恭亨
毁卵几完巢,贫家我悼糟糠妇;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诗。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
花犯·花朝后一日雪中晦鸣见过
清末近现代初·朱祖谋
碾城根、凌波路软,琼妃下清晓。冻禽啼觉。惊素影林亭,芳意娇小。柳丝倦挽清明到。和烟冰断沼。望里怯、踏青新步,香尘轻换了。拖筇犯寒故人来,梨霙影、乱扑风前衰帽。丝鬓冷,聊温.....
珍珠帘·辛巳生朝
清·杨玉衔
飞鸿瞥影回头渺。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面目须眉无一是,更剩得、无聊怀抱。壶小。对茶烟禅榻,契结昏晓。偶尔裙屐追随,借词牌杯酒,涂雕枯槁。问字半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