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病中感怀
雨中情景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病后初起,秋风微凉,诗人独自站立,感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的画面。诗中的“单衣小立怯西风”,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在秋风中的瑟缩之态,以及对寒冷的敏感。接下来,“病骨诗愁冷淡中”一句,不仅点明了诗人身体上的虚弱,更深层地揭示了其内心的忧郁和创作上的困扰,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融合在一起。“一片清秋在何处?”这一问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询问,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豆花篱落雨濛濛”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雨中豆花盛开、篱笆湿润的秋景图,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通过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整体而言,这首《病起》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病后初愈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外在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在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吴师道

133首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饮黄池朱友龙舍
宋·董嗣杲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江.....
夜句三首(其一)
宋·陈师道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