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抒情
春季写景
咏物抒情
赞美
怀古抒情
写花
杏花
送别

赏析

这首诗《答杨存中》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幅生动画面。“出郭人来又换诗”,开篇即以“诗”字入题,巧妙地将人物活动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情感的丰富表达。“出郭”二字,既点明了地点,也预示着人物活动的展开,而“又换诗”则强调了诗人持续不断的创作热情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七香官酒杏花枝”,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这里的“七香官酒”不仅指出了酒的品质之高,更暗含了宴会的奢华与欢愉氛围;“杏花枝”则是春天的象征,花朵绽放,生机勃勃,为整个场景增添了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气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既高雅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诗却恐春风惜,莫使春风度度知”,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人担心自己的诗作会被春风带去远方,让世人知晓,这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是对自然力量的谦逊。这种微妙的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诗在赞美春光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艺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综上所述,《答杨存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深情投入,还蕴含了对生命、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徐积

738首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赠余古仙山人
明·于慎行
别久鬓如丝,金门老画师。相逢春雨夜,正是落花时。能事江湖得,浮踪岁月私。旧游今欲尽,君去可依谁。
送王宗礼尚书趣运还京
元·昙埙
转海云涛万里赊,长风指日望京华。南州已入诸侯贡,北极初回奉使槎。内燕宫花迎马酒,御沟官柳拂龙沙。从容好奏安时策,还见车书混一家。
简蔡天任
宋·吴则礼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羁臣。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其一)
明·张天赋
一种灵根楚畹兰,香风分送到江湾。红妆已领青鸾喜,白发空惭野叟漫。人世半遭诗酒累,乾坤谁透利名关。凭君何处堪消目,翘首东头望泰山。
赠寄云道人
明·林弼
寄云先生寄云居,与云卜邻相依于。白云无心酷我似,我亦浪迹真云如。閒来倚松看云起,紫烟衣上凉如水。清霄沆瀣落冰壶,满挹琼浆和玉髓。饮罢身轻随鹤飞,乘云一去浑忘归。吾身与云皆.....
雨中闲卧
明·高启
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
送赵右秋(其二)
宋·华岳
闽藩齐指右参军,玉骨清无半点尘。一味恤刑常召祸,十年游宦只忧贫。圜扉月照金波夜,寒谷花开玉树春。客子与君虽素昧,一时聊记子张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