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夜
(
其
一
)
春
意
匆
匆
又
欲
还
,
一
年
都
似
片
时
閒
。
青
云
有
路
终
须
到
,
白
日
无
情
不
暂
閒
。
任
老
岂
妨
修
古
道
,
更
贫
未
肯
忆
深
山
。
明
朝
献
寿
何
为
祝
,
长
著
斑
衣
奉
母
颜
。
节日
励志
母爱
写景
春天
抒情
亲情
人生哲理
赞美母爱
赏析
这首诗《除夜(其一)》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时光流转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首联“春意匆匆又欲还,一年都似片时閒。”描绘了春天来去匆匆的景象,感叹时间仿佛在片刻间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青云有路终须到,白日无情不暂閒。”则以青云之路比喻人生的追求与目标,指出尽管道路遥远,但终将到达;而白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无论何时都不曾停歇,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颔联“任老岂妨修古道,更贫未肯忆深山。”进一步阐述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坚持。即使年岁已高,也不妨碍继续遵循古道,追求心中的理想;即便生活贫困,也不会向往远离尘世的深山,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接纳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尾联“明朝献寿何为祝,长著斑衣奉母颜。”则转向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表达了对未来的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陪伴父母,以孝顺之心侍奉双亲,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理想与亲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情感深度。
徐积
738首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
清明
金·麻九畴
村村榆火碧烟新,拜埽归来第四辰。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唐·郑愔
晨跸凌高转翠旌,春楼望远背朱城。忽排花上游天苑,却坐云边看帝京。百草香心初罥蝶,千林嫩叶始藏莺。幸同葵藿倾阳早,愿比盘根应候荣。
戏綵堂
明·解缙
春风庭砌长兰苕,堂上慈亲冠凤翘。綵服尊前映朝日,回銮紫诰下青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