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
思乡
怀旧
病中思念
亲情

赏析

这首《荷叶杯·问病》是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委婉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病中之人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花落木樨庭院”,开篇以“花落”暗示季节更替或生命的衰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木樨庭院”则点明了地点,木樨即桂花,其香气清雅,常被用来象征高洁与美好,此处暗含对病中之人的美好祝愿与怀念。“重见。骨细不胜衣。”这两句直接描绘了病人的身体状况,骨瘦如柴,连衣服都难以承受,形象地表现了病人的虚弱与病态。这里的“重见”可能意味着词人再次见到病人,或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支离憔悴总因伊。知么知。知么知。”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对病痛原因的追问与无奈。无论是“支离憔悴”的身体还是内心的痛苦,都是因为某个人或某种原因所致,但这种痛苦是否能被理解、是否能找到答案,词人似乎已经心知肚明,却又无法言说。这三句充满了深沉的忧郁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病中之人的深情关切,以及面对生命脆弱与无常时的无力感和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彭孙遹

236首
彭孙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