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胡
云
屋
南
湖
韵
滕
六
呈
祥
散
作
花
,
梵
王
宫
殿
玉
为
家
。
林
间
渐
见
成
银
树
,
江
上
遥
看
尽
白
沙
。
寒
拥
貂
裘
围
活
火
,
暖
同
绛
帐
酌
流
霞
。
老
禅
清
致
谁
能
比
,
旋
汲
新
泉
为
煮
茶
。
写景
咏物
赞美
季节
冬天
写雪
抒情
情感
友情
名胜
西湖
写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与僧人煮茶的宁静生活场景。首句“滕六呈祥散作花”以滕六(古代神话中的雪神)之名,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如同花朵般散落人间,营造出一片祥和的氛围。接着,“梵王宫殿玉为家”一句,将寺庙比喻为由玉石构建的宫殿,不仅突出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林间渐见成银树,江上遥看尽白沙”两句,通过“银树”和“白沙”的描绘,展现了雪后林木与江面的美丽景象,银白的树木与洁白的江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纯净而宁静的画面。“寒拥貂裘围活火,暖同绛帐酌流霞”则转入对僧人生活的描写。在寒冷的冬日里,僧人穿着貂裘,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与友人共饮美酒,享受着生活的温馨与乐趣。这里运用了“活火”和“流霞”这样的词汇,既体现了生活的生动与活力,又增添了浪漫与诗意的色彩。最后,“老禅清致谁能比,旋汲新泉为煮茶”表达了对僧人高洁品质的赞美。老禅师在煮茶时,不仅享受着茶香带来的宁静,更体现了其内心的清雅与超脱。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僧人生活态度的钦佩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景与人文关怀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僧人清净生活的赞赏。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