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坞
空
山
啄
木
声
敲
铿
,
花
落
水
流
纵
复
横
。
松
风
吹
壁
鹤
翎
堕
,
梅
雨
过
溪
鱼
子
生
。
尚
有
人
家
机
杼
远
,
更
无
尘
土
衣
裳
轻
。
斜
阳
已
没
月
未
出
,
樵
子
归
时
吾
独
行
。
写景
山水
动物
抒情
时间
秋天
地点
西坞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西坞》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山野景象。首句“空山啄木声敲铿”,以啄木鸟的声响衬托山林的空寂,声音清脆有力,犹如在寂静中奏响了一曲自然的交响乐。"花落水流纵复横",通过花落水流的动态画面,展现出季节变迁和生命的流转。接下来,“松风吹壁鹤翎堕”描绘了松风轻拂,使得鹤羽飘落的场景,富有禅意,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梅雨过溪鱼子生”则描绘了梅雨季节,溪水滋润,鱼儿繁衍,生机盎然。“尚有人家机杼远”一句,透露出人烟的存在,尽管偏远,但仍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更无尘土衣裳轻”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洁净,衣裳因少有人迹而显得格外轻盈。最后两句“斜阳已没月未出,樵子归时吾独行”,以日落月升的交替,以及独自行走的樵夫作为结句,流露出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寓言了人生的孤寂与探索。整体来看,《西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野的静美与生活气息,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田园诗。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