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宿
写景
写雪
抒情
宫廷
地点
翰林院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雪夜宿翰林院呈危宋二院长》描绘了一幅冬夜在宫廷翰林院中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王维(王摩诘)为伴,寓居在这清冷的禁苑之中,夜晚的寂静被院铃和宫漏的滴水声打破,更显得雪夜的沉寂。蜡烛在红艳的绛色中燃烧,照亮了诗人吟咏诗歌的时光,而他则裹着青绫赐被,倍感皇恩。次日清晨,诗人期待着陪同祝贺吉祥之事,想象着银阙(宫殿)在晨光中更加辉煌。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宫廷的独特体验和对未来的期待。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