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使
丰
陵
职
司
卤
簿
通
宵
涉
路
因
寄
内
綵
仗
列
森
森
,
行
宫
夜
漏
深
。
殳
鋋
方
启
路
,
钲
鼓
正
交
音
。
曙
月
思
兰
室
,
前
山
辨
谷
林
。
家
人
念
行
役
,
应
见
此
时
心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交通
征戍
情感
怀乡
译文
华丽的仪仗队排列整齐,夜晚行宫的钟漏声悠长。
兵器和战鼓刚刚开启行程,钲鼓交织出紧张的节奏。
黎明的月亮让人想起家中宁静的兰室,前方山峦中辨认出山谷的树林。
家人此刻定会思念远行的你,能感受到你此刻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外出执行公务的官员在夜晚行进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心理状态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与职责之间的矛盾。"綵仗列森森,行宫夜漏深。" 这两句以宏伟的词汇勾勒出一幅深夜行进的壮丽图景,"綵仗"指的是车马辚辚的声音,而"行宫"则是古代官员出行时居住的地方,"夜漏深"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时间之深。"殳鋋方启路,钲鼓正交音。" 这两句通过对道路开辟和钟鼓声响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夜行过程中的庄严与肃穆氛围。"曙月思兰室,前山辨谷林。"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在深夜中思念家中的妻子,"曙月"象征着即将破晓的晨光,而"兰室"则是对温馨家庭生活的美好称呼。"家人念行役,应见此时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虽身处外地执行公务,但家人和职责在心中交织,显示出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深沉的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行进场景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家庭温暖与职责牵挂的抒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生活智慧。
权德舆
388首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猜您喜欢
夜闲
唐·元稹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怅望临阶坐,沈吟绕树行。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西江月
元·曹伯启
归兴浓如山色,宦情薄似秋光。含残相伴说纲常。笑杀湖中鲁望。制用先须府库,兴戎必待糇粮。世间良贾会深藏。胜我追寻影响。
渔家傲·新秋即事和云臣韵二首(其一)
清·陈维崧
蜩响才将馀火送,砧声又迫秋情动。天上双丸谁播弄。閒愁重,人间白发凭伊种。一枕瑶妃斟绿瓮,骖鸾翳鹤群真哄。觉后匡床无与共。真成梦,乱云封却华阳洞。
艳词十七首(其八)
明·谢与思
梅蕊初含岭路香,天南迢递损柔肠。旗亭压酒行堪换,愁尔宵寒问鹔鹴。
偶成
清·秦涌
万里萧条景,江澜客夜愁。家山无限思,把酒倚高楼。
客中即事四首(其一)
元·杨载
渐觉星星两鬓皤,推愁不去奈愁何!客中忘却春光度,惊见前林嫩竹多。
病中
明·释今回
病卧秋山秋已深,石泉松磴梦空寻。方嗟抱疟兼旬苦,又值轻霜九月侵。蛩响暗凄初永夜,灯明悬映此时心。自怜近僻多堪笑,癯极支颐尚苦吟。
斋居夜坐
明·郭谏臣
小斋人静后,独坐夜迢迢。林外砧方急,灯前酒欲消。砌蛩悲露切,岭雁阻天遥。空抱烟霞癖,无能远市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