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浙
漕
韩
公
圭
琎
故
人
官
达
更
相
求
,
不
但
寒
温
札
翰
投
。
深
贮
炉
薰
来
岭
海
,
远
包
书
帙
到
林
丘
。
未
知
挽
粟
飞
刍
外
,
尚
及
哦
诗
把
酒
不
。
千
里
往
还
殊
不
隔
,
梦
魂
常
绕
日
边
州
。
友情
写景
抒情
思乡
思念
地方
浙江
四季
秋冬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写给友人韩公圭琎的一首寄赠诗。诗中表达了对韩公在官场得意时仍不忘旧友情谊的赞赏,以及对彼此之间深厚情谊的怀念。首句“故人官达更相求”直接点出友人的地位提升后仍然主动联系,显示出其重情的一面。第二句“不但寒温札翰投”则描绘了韩公不仅关心日常问候,还会寄送书信,传递温暖。接下来,“深贮炉薰来岭海,远包书帙到林丘”两句通过想象友人远方寄来的礼物,暗示了对方的细心与深情,这些礼物带着岭南的气息,跨越山林,寓意着友谊的深远和持久。诗人接着问道:“未知挽粟飞刍外,尚及哦诗把酒不”,表达了对韩公在忙碌公务之余,是否还能有暇共诗把酒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共同兴趣的珍视。最后,“千里往还殊不隔,梦魂常绕日边州”表达了诗人坚信尽管相隔千里,但心心相印,梦中也会常常想念友人在浙漕之地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不受距离限制,如同日月星辰般永恒。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友人韩公的深深思念和对他们之间友谊的赞美。
曾几
614首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您喜欢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书情献知己
唐·姚鹄
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花月登临处,江山怅望中。众皆轻病骥,谁肯救焦桐。坐惜春还至,愁吟夜每终。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