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溪
新
亭
不
识
梯
山
路
,
今
闻
驾
壑
桥
。
蛟
龙
深
窟
宅
,
松
竹
半
云
霄
。
与
子
成
二
老
,
由
来
非
一
朝
。
崖
藤
如
暂
寄
,
还
往
肯
辞
遥
。
写景
地点
抒情
友情
季节
松竹
崖藤
蛟龙
夏季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龙溪新亭》,描绘了山中的一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不识梯山路”,表达了诗人初次来到此地的惊奇和对山路崎岖的感慨;“今闻驾壑桥”则点出新亭的位置,暗示了旅程的艰辛和发现的喜悦。“蛟龙深窟宅”运用比喻,将山中的溪流比作蛟龙的居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溪流在山谷中的深邃和神秘;“松竹半云霄”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松竹挺立,直插云天,显示出山林的高洁与宁静。“与子成二老,由来非一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度岁月,彼此相伴成长,友情深厚经久不衰;“崖藤如暂寄,还往肯辞遥”以崖藤随风飘荡为喻,象征着诗人和友人虽然生活可能有起落,但彼此间的往来并不因距离而减少,情谊如同藤蔓般坚韧。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溪新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曾几
614首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