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离别
抒情
赞美
情感
写人
赠友
自然景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徵君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离别的哀伤。首句“促生悲永路”,直接点明了对长久旅途的忧虑和悲伤,预示着离别的痛苦。接着“早交伤晚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从初次相遇的喜悦到即将分别的伤感,情感的波折跃然纸上。“自我隔容徽,于焉徂岁月。”这两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使得原本亲近的人变得遥远,岁月无情地在两人之间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接下来,“情非山河阻,意似江湖悦。”则表明了情感并非被地理上的障碍所阻断,反而在心灵深处找到了共鸣,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界限。“东皋有儒素,杳与荣名绝。”这里提到了友人的身份和品质,暗示其为一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儒者。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曾是违赏心,曷用箴余缺。”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而感到遗憾,同时也反思自己是否有所缺失,寻求内心的完善。“眇焉追平生,尘书废不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因思念友人而搁置了日常事务的状态。最后,“信此伊能已,怀抱岂暂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份情感也不会轻易消逝。“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以贞松象征坚贞不渝的情感,强调了友情的纯洁和持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

任昉

23首
小字阿堆。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长史。梁高祖萧衍即帝位后,任命为黄门侍郎,接着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监二年(503年),出任义兴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天监七年(408年),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卿,谥号“敬子”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