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庄
杂
咏
(
其
二
)
自
学
为
生
理
,
因
谙
农
圃
情
。
时
拟
鹿
门
人
,
相
从
耦
而
耕
。
树
艺
与
稼
穑
,
小
大
名
有
营
。
择
木
羡
高
鸟
,
临
水
濯
长
缨
。
婆
娑
衡
宇
下
,
偃
仰
遂
平
生
。
伐
檀
古
所
珍
,
考
槃
利
居
贞
。
吾
闻
于
陵
子
,
灌
园
薄
齐
卿
。
亦
有
陶
朱
公
,
扁
舟
垂
令
名
。
岂
不
贵
轩
冕
,
云
壑
自
潜
形
。
古
人
秉
微
尚
,
遐
哉
谢
尘
荣
。
田园抒情
怀古励志
自然哲理
写人
自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庄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学为生理,因谙农圃情”表达了自己通过学习农事,深入了解了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情感。接着,“时拟鹿门人,相从耦而耕”则展现了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田间地头共同劳作的情景。“树艺与稼穑,小大名有营”表明了他对农事活动的细致关注,无论是小到树木的栽培,大到农作物的收获,都投入了心力。“择木羡高鸟,临水濯长缨”则体现了他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自在,如同高飞的鸟儿,又如临水洗濯的渔夫,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婆娑衡宇下,偃仰遂平生”描绘了他在简陋的屋舍中,悠然自得地生活着,无论是忙碌还是闲暇,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伐檀古所珍,考槃利居贞”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坚守节操、不慕荣华的敬仰。“吾闻于陵子,灌园薄齐卿”提到古代的隐士于陵子,虽以种园为业,却能保持高尚的品德,不与世俗争名逐利。“亦有陶朱公,扁舟垂令名”则赞扬了陶朱公,以其智慧和财富,不仅成就了个人的名声,也造福了社会。最后,“岂不贵轩冕,云壑自潜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权贵的不屑,宁愿在云雾缭绕的山壑中,过着清贫但自由的生活。“古人秉微尚,遐哉谢尘荣”则总结了古人对简单生活和高尚情操的追求,远离尘世的繁华与荣耀,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古代隐士精神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浮躁与功利的反思。
猜您喜欢
春日钟山人见过
明·李畅
閒引庭阴扫落花,春风词客到贫家。官衙一径惟栽竹,宦况三年正及瓜。玩世未应悬组绶,逃名端合卧烟霞。烦君为结东皋隐,自笑归来鬓已华。
晨起
宋·陆游
晓枕初兴白发翁,弊裘百衲葑炉红。独居漫受书狐媚,滞思难矜笔阵雄。旧学虫鱼笺尔雅,晚知稼穑讲豳风。一身自喜无馀事,且度残年风雪中。
咏兴五首(其二)出府归吾庐
唐·白居易
出府归吾庐,静然安且逸。更无客干谒,时有僧问疾。家僮十馀人,枥马三四匹。慵发经旬卧,兴来连日出。出游爱何处,嵩碧伊瑟瑟。况有清和天,正当疏散日。身闲自为贵,何必居荣秩。心.....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五)
宋·李纲
膝横五弦琴,试鼓南风曲。寄傲北窗下,便觉此生足。开怀酒一壶,寓意棋一局。既使风扫门,还将月为烛。
近村暮归
宋·陆游
莫笑山翁雪鬓繁,归休幸出上恩宽。鲎樽恰受三升酝,龟屋新裁二寸冠。僧阁煮茶同淡话,渔舟投钓卜清欢。还家欲作诸孙赠,村路累累柿未丹。
耘田者
清·爱新觉罗·弘历
老农炙背耘田苗,汗湿田土如流膏。广庭挥扇犹嫌暑,彼何为兮独不苦。独不苦兮无奈何,未见应比见者多。农兮农兮良苦辛,惭愧身为玉食人。
山行憩田舍老父出迎以黄柑白酒为饷
宋·孙觌
藜杖扶来雪满簪,谆谆好语意深深。酒倾白堕杯行玉,橘破黄苞坐饤金。醉起莫辞田父肘,甘馀须识野人心。匆匆不尽遮留意,挽袖丁宁更一临。
淳谒告归省复还海陵
宋·楼钥
吾子远归省,重闱俱粲然。难留毛义檄,又送子真仙。西笑仍千里,东归约二年。词场期自力,收取旧青毡。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