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侍
讲
学
士
邓
善
之
辞
官
还
钱
塘
十
首
(
其
二
)
春
秋
严
笔
削
,
凛
若
执
玄
钺
。
君
独
抱
遗
经
,
结
发
饱
剞
劂
。
明
剖
是
非
心
,
微
探
义
理
窟
。
下
视
群
儿
愚
,
争
端
王
正
月
。
朅
来
奋
直
笔
,
浩
然
心
思
竭
。
王
功
与
帝
德
,
昭
昭
日
月
揭
。
胡
为
厌
词
林
,
南
欲
观
溟
渤
。
荣
华
若
浮
烟
,
汗
简
青
不
灭
。
送别
抒情
哲理
读书
赞美
山水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卢亘所作的《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春秋严笔削,凛若执玄钺”开篇,运用了春秋笔法和执钺的比喻,表达了对邓善之学问严谨、立场坚定的赞誉。接着,“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赞扬了邓善之深研经典,学问渊博。“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进一步描绘了邓善之在是非判断和义理探究上的深刻洞察力。“下视群儿愚,争端王正月”,通过对比,凸显出邓善之的智慧和远见卓识。“朅来奋直笔,浩然心思竭”,赞美邓善之在学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王功与帝德,昭昭日月揭”,将邓善之的贡献比作照亮历史的光芒,强调其成就的深远影响。最后,“胡为厌词林,南欲观溟渤”,表达了对邓善之辞官归隐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广阔世界的向往。“荣华若浮烟,汗简青不灭”,以荣华如烟喻短暂,汗简青不灭喻永恒,赞美了邓善之虽辞官但其学术思想将永存于世的精神价值。整首诗通过对邓善之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人生选择的赞美,既体现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知识传承与个人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