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
抒情言志
哲理思考
怀古咏史
读书惜时

赏析

这首诗是对书法家吴传朋的游丝体书法艺术的高度赞美。开篇“鸟迹既茫昧,文字几变更”描绘了书法自古以来不断演变的历史,强调达观者各擅所长,留名于世。接着,“众体森大备,造化无留情”表明书法种类繁多,每一体均有其独特之处,不受时尚限制。然而,“独此游丝法,千古秘未呈”则突显出吴传朋的游丝体在书法艺术中的独特地位和鲜为人知的神秘。“右军露消息,笔墨无成形”可能是对王羲之(右军)书法风格的点睛之笔,强调其笔墨超越常规,没有固定的形式。紧接着,“伟哉延陵老,三纪常研精”则赞美吴传朋(延陵老)的书法艺术历经三世而不衰,始终保持研究和磨练的精神。“绝艺本天得,非假学力成”表明他的书法技巧并非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而是天赋。接下来的“应手快挥洒,援毫谢经营”则描绘他书写时的自然流畅和对笔墨的精湛掌控。随后的几句:“奋迅风雨疾,飘浮鬼神惊。风狂蛛网转,春老蚕咽明。”通过生动的形象,将吴传朋书法的速度、力度、变化多端和超凡脱俗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直如朱弦急,曲若卷发萦。飞梭递往复,折藕分纵横。”则形容他的笔锋之劲疾、线条之转折自如,如同音乐中的高潮和旋律的流畅自然。最后,“独茧缲不断,风鸢腾更轻。希微破馀地,妙绝无容声。飞白笑冗长,堆墨惭彭亨。”表达了吴传朋游丝体书法中的韵味和境界,其艺术已超越世间的评判,只留下淡定的微笑和对笔墨运用的自信。诗中对吴传朋书法艺术的赞美,展现了其独到的审美眼光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王之望

220首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您喜欢

正一冲和宫杨弘道以虞学士诗求和(其一)
元·张翥
玄都桃是旧时花,曾驻春游送客车。翰墨尚看延阁老,松萝长护羽人家。丹砂鍊得仙翁术,白绢封来谏议茶。文采风流徒想见,九霄无佩乞飞霞。
寄题鄂州李屯田家园仁安亭
宋·郭祥正
头陀楼阁坐青烟,画屏正落南檐前。主人隐几写风物,幅巾莹爽南昌仙。仙翁读书五千卷,道与世背多聱邅。安之不扰静以养,逸我寿老全于天。帘栊疏疏白光透,栏槛寂寂花阴圆。黄鹂弄巧子.....
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四首(其一)
宋·陈师道
龙蛇起伏笔无前,江汉渊回语更妍。好事元须一赏足,藏家不必万人传。
题王羲之游目帖真迹(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真是吉光片羽,宛然入木七分。潇洒三希昼永,别逢晋右将军。
跋子静所藏鲁直书乐天八字偈
宋·陈渊
凝师八字源则丰,乐天说偈流无穷。山谷眼明如日中,落笔惊电驰蛟龙。谁其得之建溪翁,取人所弃岂俗同。搜奇抉怪晋馀风,嫉邪愤世发上冲。自我观之案两重,巧偷豪夺愿不逢。好语传播人.....
合加字韵两篇二十四字成一章更互次之咏曹之土风并叙出处寄呈司年职方
宋·刘攽
汉郡王封宠,周宗伯命加。犬牙基自若,麟趾叹于嗟。陵谷随人世,春秋积岁华。泄云馀荟蔚,浮济变津涯。端木倦游学,朱公精贷赊。于今富而丽,遗俗俭宁奢。使辙常交错,京藩倚捍遮。锄.....
次韵奉酬无咎兼呈慎思天启
宋·张耒
平生结交圆纳方,过眼十人八九忘。畹兰亩蕙幽谷芳,懒随家奴谀五郎。苦饥方朔身漫长,颠毛种种颜欲苍。谁谓胜痴端坐狂,清淮之阴一草堂。列笔作阵茶森枪,绝口平戎与破羌。百年如此计.....
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宋·蔡襄
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气温貌古风骨粹,如入魏国逢轲叟。前趋王事难少留,兀若洪钟未遑扣。穷秋忽闻感疾恙,斗蚁入床扬左肘。天生贤者固有待,岂得数奇而不偶。勿药之喜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