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悼亡
写雨
写成都
写山
岷峨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成都即事》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通过对成都春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首联“春风岁岁少城隈,人物消沈若浪摧”,开篇以春风为引,描绘出成都城隅在春风中的景象,暗喻历史人物的兴衰沉浮,如同波涛中的浪花,难以持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自然界的风浪,形象地表现了世事无常。颔联“花鸟未忘词赋客,江山曾识伯王才”,进一步深化主题。花鸟仿佛记得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江山也曾识得英雄豪杰的非凡才能。这两句通过花鸟和江山的拟人化,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人才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颈联“三更井鬼星辰现,五月岷峨雪水来”,描绘了夜晚的井鬼星与五月岷山的雪水,展现了成都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尾联“惆怅卧龙招不起,雨声空过读书台”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借诸葛亮(卧龙)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无法再起的遗憾与惋惜之情。同时,“雨声空过读书台”一句,既是对诸葛亮未能实现其宏伟抱负的感慨,也是对当前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