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
鸪
天
·
听
雨
松
籁
萧
条
烛
影
幽
。
雨
声
和
滴
到
西
楼
。
金
炉
香
断
三
更
梦
,
玉
簟
凉
生
五
月
秋
。
人
寂
寂
,
夜
悠
悠
。
天
涯
信
阻
暗
凝
愁
。
疏
帘
到
晓
檐
花
落
,
滴
碎
离
心
苦
未
休
。
写景
情感
夏秋写景
夏季节气
抒发怀人情感
落花
赏析
这首《鹧鸪天·听雨》描绘了一幅深夜听雨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首先,“松籁萧条烛影幽”,松林间传来萧瑟的风声,烛光在幽暗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雨声和滴到西楼”,雨点轻轻敲打在西楼之上,与松林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深夜的自然交响乐。“金炉香断三更梦”,香炉中的香已经燃尽,时间已至三更,主人公仍在梦中徘徊,无法入眠。这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不安。“玉簟凉生五月秋”,五月本是炎热的季节,但主人公却感到如同深秋般的凉意,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内心深处对某种情感的深切体验。“人寂寂,夜悠悠”,人声寂寥,夜晚漫长,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紧接着,“天涯信阻暗凝愁”,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因通信不便而产生的深深忧虑。最后,“疏帘到晓檐花落,滴碎离心苦未休”,清晨时分,稀疏的窗帘下,檐下的花朵随雨水落下,仿佛是主人公破碎的心灵的象征,离别之苦仍未停止。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深夜听雨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
猜您喜欢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虞美人(其二)深春
宋·赵长卿
冰塘浅绿生芳草。枝上青梅小。柳眉愁黛为谁开。似向东君、喜见故人来。碧桃销恨犹堪爱。妃子今何在。风光小院酒尊同。向晚一钩新月、落花风。
落花诨体十首(其八)
明末清初·王夫之
禁得寒暄几度移,热时且趁笑垂垂。真成草偃迷南北,浪借风吹莽唱随。病里观涛为客起,酒醒谢妓怕天知。芙蓉漫道真君子,只恐奔车无伯夷。
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生灭元知色是空,可堪倾国付东风。唤醒绮梦憎啼鸟,罥入情丝奈网虫。雨里罗衾寒不耐,春阑金缕曲初终。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
冬日临昆明池
隋末唐初·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采桑子(其四)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思佳客(其三)
宋·高观国
有约湖山却解襟。昼眠占得一庭深。树边风色寒滋味,愁里年华雁信音。惊楚梦,听瑶琴。黄花尚可伴孤斟。断云万一成疏雨,却向湖边看晚阴。
春日即事
元末明初·王冕
二月三日雨不歇,桃花杏花吹作泥。积垒可怜飞燕苦,伤春无奈杜鹃啼。关河气转风云合,边塞烽多草树迷。老我疏狂思舞剑,兴来不待五更鸡。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