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登
瑶
台
山
几
年
踪
迹
漫
栖
迟
,
今
日
登
临
逸
兴
飞
。
绿
酒
喜
随
藜
杖
到
,
白
头
须
插
菊
花
归
。
苍
山
日
暮
林
烟
合
,
潦
水
霜
清
雁
影
稀
。
愿
祝
加
餐
强
健
在
,
年
来
此
会
莫
相
违
。
秋节
写山
写景
抒情
菊花的赞美
重阳节的赞美
秋天
写景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翰在九月九日登临瑶台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联“几年踪迹漫栖迟,今日登临逸兴飞”开篇即透露出诗人长久以来的漂泊生活,今日终于得以登高望远,心绪飞扬,表达了对自由与美景的向往。颔联“绿酒喜随藜杖到,白头须插菊花归”中,“绿酒”象征着欢愉与庆祝,“藜杖”则代表了年迈与朴素的生活方式,而“白头”与“菊花”共同构成了诗人形象的生动描绘,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也寓意着高洁与坚韧的人生态度。颈联“苍山日暮林烟合,潦水霜清雁影稀”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山色苍茫、林烟缭绕、水面霜冻、雁群稀疏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尾联“愿祝加餐强健在,年来此会莫相违”表达了诗人对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登山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宋·萧立之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岐山千岁无凤凰,玉帝夜行龙虎章。九仙拍手一.....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唐·乔潭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避地惠阳鼓峰用徐心远韵
宋·赵必?
收拾当年破敕黄,山中蕙帐梦魂香。风供松叶暖茶灶,云卧茆窗冻笔床。一雨鸣蛙乱深夜,数声啼鸟怨斜阳。风尘浩荡愁如海,怎得中山醉酒方。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宋·黄大受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