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日
登
大
观
楼
春
晴
惟
七
日
,
登
眺
兴
应
饶
。
残
白
留
梅
萼
,
新
青
到
柳
条
。
水
光
侵
绮
席
,
楼
势
逼
丹
霄
。
正
好
寻
诗
景
,
重
来
不
费
招
。
写景
春天
山水
咏物
柳条
佳节
人日
登高
赞美
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晴朗的日子里,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首句“春晴惟七日”,点明了时间背景,即春季晴朗的日子只有七天,这样的天气尤为珍贵,激发了诗人的登高兴致。“登眺兴应饶”,表达了诗人对登高远望的浓厚兴趣和期待。接下来的两句“残白留梅萼,新青到柳条”,通过“残白”与“新青”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景象。梅花的花瓣虽然已经凋谢,但留下了花萼的痕迹,象征着过去美好时光的残留;而柳条则呈现出新生的绿色,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感慨。“水光侵绮席,楼势逼丹霄”,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壮丽景象。水面的光芒仿佛渗透到了精美的席上,暗示了自然美景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而高楼直逼云霄,既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也象征着人类对天空的向往和追求。最后,“正好寻诗景,重来不费招”,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象的喜爱以及对再次前来欣赏的期待。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的哲思。
猜您喜欢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柳枝词
元·吾丘衍
一径梨花过雨沾,日华浮动碧丝帘。前轩插遍垂杨柳,看舞春风又画檐。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人日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
唐·李适
朱城待凤韶年至,碧殿疏龙淑气来。宝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遥添献寿杯。向夕凭高风景丽,天文垂耀象昭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