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乡
公
署
看
月
(
其
一
)
独
夜
清
如
许
,
何
能
遂
掩
扉
。
庭
空
滋
皎
皎
,
叶
坠
故
飞
飞
。
当
食
频
停
箸
,
侵
寒
未
授
衣
。
灯
花
挑
更
结
,
差
以
慰
将
归
。
写景
秋节
情感
思乡
夜晚
月色
节令
差异
时间
秋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夜晚欣赏月色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情感。首句“独夜清如许”,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的静谧,诗人独自一人,周围一片清寂。接着,“何能遂掩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惜与不舍,似乎不愿意打破此刻的宁静,关闭与外界的联系。“庭空滋皎皎,叶坠故飞飞。”这两句通过庭中月光的皎洁和落叶的飘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凄美。月光洒满庭院,显得格外明亮,而落叶在风中缓缓飘落,增添了几分秋意的萧瑟。“当食频停箸,侵寒未授衣。”描述了诗人因被美景所吸引,用餐时也暂时放下筷子,甚至在寒冷中仍未穿上衣服,体现了他对眼前景色的痴迷与陶醉。最后,“灯花挑更结,差以慰将归。”诗人通过挑灯夜读或夜谈,以灯花的结成作为陪伴,来缓解即将离别的愁绪,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前时光的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宁静与美的追求,也有对离别与未来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三)
唐·韦庄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失题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雅居老纲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西城夜望
明·苏升
清流一带抱江城,望入西山尽月明。隐隐人家藏树里,轻轻渔舸傍沙横。径中不睹陶潜迹,榻下空留孺子名。怀古伤今徒白首,夜深无限故乡情。
和人游北固
明·盛时泰
岁暮将何适,三山烟雨边。日明知海气,云尽识江天。古树开僧寺,寒潮荡客船。登临殊有意,濡足祗堪怜。
寄散原
清·严复
已回春燕数鲥鱼,目断南云少尺书。可有园林成独往,倘缘花月得相于。江湖无地栖饥凤,朝暮何年了众狙。说与闭门无己道,去年诗句太勤渠。
泊慈湖
明·陶安
望阙无三舍,维舟忽再宵。欲晴微露日,近晚渐停飙。试起川神语,难稽国命招。迟明当发棹,带月荡江潮。
荆溪有怀
宋·刘安上
自从南郭得三椽,怕趁荆溪半夜船。每望白云惊岁月,空将清梦绕林泉。虽因追远时来此,又见登高意惨然。极目不知多少恨,一声孤雁夕阳天。
怆别
明·马守真
病骨淹长昼,王生曾见怜。时时对兰竹,夜夜集诗篇。寒雨三江信,秋风一夜眠。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