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
其
十
九
)
猕
猴
尚
教
得
,
人
何
不
愤
发
。
前
车
既
落
坑
,
后
车
须
改
辙
。
若
也
不
知
此
,
恐
君
恶
合
杀
。
此
来
是
夜
叉
,
变
即
成
菩
萨
。
励志
哲理
动物
译文
连猴子都能被教导,人为什么不能奋发图强?
前面的车已经掉进了坑里,后面的车必须改变路线。
如果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你将自食恶果。
这样的来者本是凶恶的夜叉,但一转变就能成为慈悲的菩萨。
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名为《诗(其十九)》。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猕猴和夜叉、菩萨的变化来隐喻人世间教化与改过之理的诗歌。"猕猴尚教得,人何不愤发。" 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类不如动物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于人们不愿意改变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失望情绪。"前车既落坑,后车须改辙。" 这句话是用典故来告诉我们,历史上的失败和教训应该被记住,以避免重蹈覆辙。这里强调了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改变方向的重要性。"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 这两句表达的是,如果连这些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那么可能会招来灾难,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这句话增强了前面建议的紧迫感和严肃性。"此来是夜叉,变即成菩萨。" 最后两句则是在说,即使是凶恶如夜叉的存在,也可以通过改变而成就为慈悲如菩萨。这一转折强调了改过自新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传达出对人性的反思与对教化和自我提升的强烈呼吁。
猜您喜欢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其一)
元·朱晞颜
病骥秋风里,盐车道路长。他年践霜雪,矫首看云骧。
《列子》引逸诗
先秦·无名氏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遣兴五首(其四)
唐·杜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偈八首(其二)
宋·释明辩
诤五眼,涌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桃华。唯證乃知难可测。
新春养心殿
清·爱新觉罗·弘历
苍龙转玉斗,紫禁訚青阳。金戺蓂叶舒,绮殿梅英芳。奉时钦体仁,祈岁颙屡祥。开年百务简,惕夕一心强。好恶戒已私,诗书挹古香。畴咨伫有翼,敕命励无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