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
其
四
十
一
)
我
见
顽
钝
人
,
灯
心
柱
须
弥
。
蚁
子
齧
大
树
,
焉
知
气
力
微
。
学
咬
两
茎
菜
,
言
与
祖
师
齐
。
火
急
求
忏
悔
,
从
今
辄
莫
迷
。
励志
哲理
写人
劝诫
译文
我见到愚笨固执的人,像灯芯妄想支撑须弥山一般不自量力。
蚂蚁啃咬大树,哪里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
学着咬住两根蔬菜,就声称自己与禅宗祖师境界相同。
赶紧寻求忏悔,从此以后不要再迷失了方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禅理和哲思。开篇“顽钝”二字,形容那些愚昧无知之人,他们如同灯心柱须一样,看似坚固实则,其实脆弱不堪一击。紧接着“蚁子齧大树”则是比喻那些虽然能力微小但却敢于攀爬高大目标的行为,然而这种努力往往因力量有限而难以成功。诗人随后提到“学咬两茎菜”,这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或是对那些有着坚持不懈精神的人的肯定。他们虽如同咬嚼普通草本植物,但却能够与古圣先贤相提并论,显示了诗人对于这种执着和坚韧不拔品质的认可。最后两句“言与祖师齐,火急求忏悔,从今辄莫迷”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过错的反省与警醒。诗中的人物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迷茫无知,急于求得解脱和忏悔,发誓从此之后不再迷失方向。这也体现了禅宗对于自我认识、觉悟与修行的重视。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展开,它既是对人生的深刻观察,也是对个人修养的警示。通过这样的文字,拾得不仅展示了他精湛的文学造诣,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心灵觉醒的人生态度。
猜您喜欢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卧病坐乐轩
清·程琼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列子》引逸诗
先秦·无名氏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遣兴五首(其四)
唐·杜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偈八首(其二)
宋·释明辩
诤五眼,涌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桃华。唯證乃知难可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